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读懂本星球(ID:PNXQ69),原题目:《赤道几内亚为何将首都建在离岛上?》,作者:和硕怡亲王,出品:本星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也是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央都会。为了便于统治,一样平常国家都会将首都定在焦点区域,便于将首都的行政能力辐射到天下。
但有些国家的首都并不遵照这个规则,例如南非就有三个首都之多。
同样在非洲大陆上,另有一个国家特立独行,将首都设立在占领土面积5%、人口15%、距离陆地河山30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上,它就是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为何要这样设立离岸首都?其背后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有人说,云云奇葩的首都位置,全归咎于曾经殖民者的私心,以及现在贪腐当权者的胆怯。这话背后又揭露了赤道几内亚怎样漆黑的过往和现实?
▲赤道几内亚所在位置
先天差距,殖民时代的连系与开发
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中西部,西临大西洋,北邻喀麦隆,东、南与加蓬接壤。
领土分为陆上和海上岛屿两大块,陆上的是木尼河区域,海上的则由几内亚湾内的比奥科、安诺本、科里斯科等岛屿组成。
其首都马拉博设立在比奥科岛上,距离非洲大陆100多公里,距离陆地河山中央位置则有300多公里。
从地图上看,比奥科岛显著距离邻国喀麦隆更近,但它却成为了赤道几内亚的一部门。这一款式离不开西方殖民者的影响,甚至可以说首都的选址也与其存在渊源。
▲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
1494年6月7日,这是一个炎热的西班牙午后。
来自葡萄牙的使节、卡斯蒂利亚王国(西班牙前身)的代表和教宗的特使齐聚在西班牙小镇托尔德西里亚斯的一间屋子里,屋内充满了皮革、汗水的味道,过多的人让空气有些混浊。
但只管云云,这些人中无人埋怨也无人脱离,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教皇特使的身上,他在为文件做最后的检查。
最终,随着教皇特使的确认,这份条约终于签署生效,史称《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
条约内划定,自信西洋中央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以西370里格(league,古单元,1里格即是3海里,约为5.5千米)处划出一条纬线,称为“教皇子午线”。
教皇子午线以东领土所有属于葡萄牙,以西则所有属于西班牙。两个欧陆边陲的国家,靠这个条约“正当”的瓜分了天下。
“教皇子午线”划分后的天下
只管双方用这种方式处理了殖民争端,但却并未彻底平息竞争。
葡萄牙人根据条约获得了整个非洲的殖民特权,并在黑奴商业中大赚特赚,这让西班牙人看红了眼。
于是在1778年,双方举行了殖民地交流,西班牙获得了奥果韦河到尼日尔河的狭长沿海区域和斐尔南多波岛(就是现在赤道几内亚首都的所在地比奥科岛)。
葡萄牙则获得了西班牙对它在巴西西部一些越界殖民地的认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巴西要谢谢赤道几内亚“帮”他们塑造了现代界限。
19世纪西班牙最先向非洲大陆举行殖民推进,占领了木尼河流域(现在赤道几内亚的大陆部门)。
但随后,由于美西战争的失败,以及法国的倾轧,最终殖民地缩减到了一小块,即为今天赤道几内亚的陆地领土。
▲在赤道几内亚首都至今仍有大量西班牙气概修建
赤道几内亚的河山是由殖民者整合在一起的,西班牙殖民者将几个岛和大陆部门的殖民地拼集起来,生造了一个“西属几内亚”。
殖民时代西班牙的开发中央在比奥科岛上,将其作为仆从中转地和前进据点。进入20世纪则最先在岛上开发咖啡、可可莳植园,整体农业基础和经济基础较好。
而西班牙对赤道几内亚的大陆部门的控制则十分晚且有限,直到1940年才彻底清除当地抵制势力,彻底控制该区域。
西班牙殖民者对这里也险些没有建设,经济主要靠出口木料等自然资源,总体水平异常落伍。
而比奥科岛开发时间早,在殖民者经由历久的建设后已经有了一定基建、经济基础,首都也自然而然的定在了这里。
因此在1968年自力后,赤道几内亚选择定都比奥科岛上的马拉博也主要是基于经济状态和现实的考量。
但除此之外,这种首都偏离统治中央的状态能维持几十年,还离不开一个更深刻的缘故原由——政治。
▲马拉博大教堂
溃烂国家,伪装成国家的家族企业
自1968年自力以来,赤道几内亚至今为止只有两任总统。第一任是国父马希埃,其施政残暴而且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统治时代对赤道几内亚造成了严重的危险。
他在政治上则大搞家族政治,政府内的部长和军队指挥者险些全是家族成员,政府溃烂透顶。
▲赤道几内亚旧钞票上印着第一任总统马希埃,在他统治下国家险些溃逃
但马希埃的统治并未连续太久。1979年,时任陆军中校奥比昂代表军事团体发动政变,推翻并处死了马希埃,随后建立军政府并担任国家元首,成为赤道几内亚的第二任总统并多次连任,统治至今。
但更有意思的是奥比昂本人和马希埃是叔侄关系,他正是在叔叔马希埃的提拔下才得以进入军界政界的,但为了权力最后也反目成仇。
▲奥比昂配偶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配偶2014年合影
既然两任总统都是一家人,那么政变就并未能改变整个社会的焦点利益团体,顶多是从家族中的一批人换成了另一批人,赤道几内亚的社会结构也没有泛起排山倒海的转变。
客观的说,执政能力上奥比昂确实比马希埃强一些(究竟马希埃有精神问题,想比他做得还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奥比昂上台后实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政策,例如重新从尼日利亚雇佣技术工人以恢复莳植园生产、鼎力吸引外部投资等等,不外这些行动并未泛起显著成效。
以赤道几内亚那时的经济支柱——可可豆和咖啡豆为例,可可豆的莳植面积在1968年时为6.6万公顷,而在1982年时仅为1.2万公顷,面积缩水到原来的五分之一。
在1969年时赤道几内亚的咖啡豆收获是35000吨,1982年这个数字则下降到5000吨左右。
▲赤道几内亚的亚的可可工厂
赤道几内亚的农产品出口对国际市场异常依赖,自身抗风险能力极差。以是,国际市场价钱的颠簸会对其发生严重的影响。
同时,赤道几内亚的财政状态也在不停恶化。
1981年,国家外债已经达到了8000万美元,而同年政府外汇黄金贮备总计只有1210万美元,基本无法偿还债务。
懦弱的经济让赤道几内亚政府在这一时期统治基础仍不牢靠,政局随时有泛起动荡的可能性。
统治团体出于避险需要,只能仍然将首都设立在比奥科岛上,以避免受到可能泛起的政治动荡的打击。
▲位于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的总统府
按理来说赤道几内亚统治团体此时理应摇摇欲坠才对,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不讲逻辑,一项资源的泛起让情节峰回路转,它就是——石油。
黑金王国,石油凝练的“山河永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先,赤道几内亚陆续勘探出了石油资源,且蕴藏量并不小。
但那时国穷民困的赤道几内亚并无资金也无资源开发,于是政府想出了一个一石多鸟的“奇策”,约请西方石油公司开发。
早在殖民时期西班牙政府就在赤道几内亚勘探过油气资源,自力后赤道几内亚还和西班牙互助建立了“几内亚西班牙公司”,共同开发油气资源。
但随后西班牙以为开发成本较高,便从中撤资;因此,1990年赤道几内亚政府将阿尔巴区域的油气开发权授予给了美国的美孚公司。
1996年美孚公司正式对赤道几内亚的扎菲罗油田举行商业开采后,赤道几内亚成为了石油出口国的一员。
▲赤道几内亚海上专属经济区内有许多油气资源
石油资源的发现让赤道几内亚经济一飞冲天,现在其人均GDP约为1万美元,排名天下第28位,是非洲人均GDP最高的国家。
但人均GDP高并不代表人民富足。赤道几内亚海内贫富差距极大,有70%的人口生涯在联合国贫困线尺度以下。
▲马拉博的菜市场(居住在内陆的赤道几内亚住民大多仍然从事农业,收入水平极低。而且由于石油产业的火热,很难有资金举行农业投资,提高当地生产水平。)
与穷困的国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统家族的穷奢极欲和挥金如土。
以总统奥比昂的宗子、副总统曼格为例,2017年法国警方发起了针对他挪用联合国救助资金的观察案,对其在巴黎的财富举行了清查。
效果发现曼格在巴黎拥有11辆超级豪车,总价值跨越5000万人民币,同时在巴黎凯旋门四周还拥有一栋豪宅,价钱跨越1.5亿人民币,而这仅仅是他们一家人到巴黎购物时的“歇脚处”。
但在总统家族拿着石油财富全球浪费时,赤道几内亚却有三分之二的人日收入不足15元人民币。
▲2012年,赤道几内亚马拉博贫民窟的救火车
赤道几内亚的统治团体也并非是傻子,这种两极分化的政治生态无疑是反抗的最佳培养皿。于是政府想了个绝佳的主意——武力隔离。
现在,占赤道几内亚总人口70%的贫困人口主要生涯在其陆地国境内,而比奥科岛等几个岛屿上人民的生涯水平相对较好,因此政府的主要政治压力来自信陆。
而由于广漠的几内亚湾的存在,住在岛上的统治团体可以借助海洋和军队来抵制岛外风浪。
通过购置和仿制,赤道几内亚打造了一支西非的“无敌舰队”,水师实力堪称区域一霸。其目的除了应对和邻国的海域争端外,另一大义务就是保证统治中央——比奥科岛的平安。
除了内部因素外,赤道几内亚统治团体还需要外部气力来“协助”统治。
从经济命脉石油来看,现在赤道几内亚的石油开采主要掌握在“四大家族”手中,即埃克森美孚、赫斯、诺贝尔和马拉松能源这四家美国石油公司。
石油行业高度不透明,且政府在石油开采中的收益分成较低,大头都由西方公司拿走,这为幕后买卖提供了旷阔空间,赤道几内亚统治团体便用种种手段和西方公司举行利益捆绑。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与赤道几内亚统治团体捆绑的石油富翁和资源家们,固然也会为统治团体提供物超所值的回报。
他们为总统家族职员提供了种种便利,包罗向其子女提供留学基金,与家族职员互助建立商业公司等。在2004年的一项观察显示,美国的一些银行甚至还辅助总统家族举行资产转移。
石油资源提供的财富加上与外国资源的利益捆绑,让赤道几内亚统治团体险些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能脱离它的人民而存在。
在远离陆地的比奥科岛上设立首都,好像不仅保障了统治团体的平安,还让他们的统治相对“稳固”了下来。
迁都回大陆,任重而道远
然而,赤道几内亚的河山究竟不仅仅只有奥科岛这一部门,若是统治团体历久驻扎在离岛的首都而对陆地领土不管不顾,势必发生领土星散的风险。
以是,这些年来,虽然赤道几内亚的首都一直在马拉博,但总统和许多高级官员也常常到陆上河山的最大都会巴塔办公,巴塔相当于赤道几内亚的陪都。
▲赤道几内亚首都和最大都会巴塔之间的位置距离(宽阔的几内亚湾能保证任何势力都难以进入比奥科岛)
▲巴塔市海滨风景
近年来,赤道几内亚更是有了大动作,听说要效仿巴西的巴西利亚,在大陆上的原始森林中建设一座新城,并将首都迁至这个刚命名为欧亚拉的都会。
▲新建首都欧亚拉与巴塔直线距离120公里
欧亚拉的建设从2008年就最先了。
10余年来,赤道几内亚政府投入了巨资,不仅修建了大量的政府办公用房,还修建了配套的旅店、教堂甚至大学。欧亚拉最初的计划是根据20万人口计划的,这是赤道几内亚总人口数的六分之一。
▲欧亚拉新建的政府机构办公用房
然而,12年过去了,从现在来看,欧亚拉还仍然只是在一片森林之中疏弃的鬼城,而赤道几内亚的迁都之路也还遥遥无期。
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读懂本星球(ID:PNXQ69),作者:和硕怡亲王,出品:本星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allart.com.cn//cms/2020/1101/3657.html